亞大通識中心「文學嘉年華」講座,6位講者分享生命故事

亞大通識中心「文學嘉年華」講座,6位講者分享生命故事!

2022-04-11

換心重生的「毛哥」說,死亡的告別不容易,認真活著也不容易,心跳停止73分鐘後,更找到存活的意義、生命的勇氣。

歐陽如修老師帶來友善土地的海稻米故事
圖說:歐陽如修老師帶來友善土地的海稻米故事。

亞洲大學通識中心「文學嘉年華」講座,3月21日起邀請歐陽如修、路寒袖、吳金樹、吳東臻、卓秋季、黃健予等6位講者,演講自己的故事,為亞大學生帶來結合文學、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嘉年華盛會。

「走進田裡,聽海稻米講故事」的講者、小巷米蹦屋的老闆娘歐陽如修,笑稱自己是個「重度飯桶」,才從坐辦公桌的設計師工作,轉而成為石梯坪水梯田復育計畫的專案經理,住到港口部落,跟著農民們一起下田,在花蓮開墾梯田,種植風味迥異於西部米飯的「海稻米」。

實際下田後,才發現理想與現實間的差距,老農有撒除草劑、農藥、肥料才能養好稻米的觀念,雜草叢生的田埂又不利於走路,種種現實,讓歐陽老師發現想要讓人好、土地好,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里山精神」,讓人與土地共存,綠色環保指標的大冠鷲、橙瓢蟲也回來了,但靠大量人力、不依賴肥料、讓每株稻穗有充足生長空間的種植方式,卻讓海稻米好吃卻昂貴。

歐陽老師感慨地說:「大學生通常沒有錢吃對土地好、對身體好的東西,等到大家開始工作了,有錢了,卻又沒有時間、沒有身體可以好好享受了。這種惡性循環不知道如何打破,但只要能意識到除了CP值之外,還有其他衡量東西的方式,這就是一大進步了。先有意識,才有改變的可能。」

吳東臻老師說,有機農業一定是未來趨勢,他抱持著生態共榮的理念,營造零污染的自然飼養環境
圖說:吳東臻老師說,有機農業一定是未來趨勢,他抱持著生態共榮的理念,營造零污染的自然飼養環境。

畢業於陽明大學基因體科學研究所的吳東臻,一開場就問:「雞大便會臭嗎?」他利用自己所學專業,創造一個無臭無毒的雞園。

吳老師說,有機農業一定是未來趨勢,他抱持著生態共榮的理念,營造零污染的自然飼養環境,在飼料中添加益生菌提升雞的自體免疫力,這就是他的農場不臭的原因,也做到全程無用藥養,讓自己和消費者都安心。

吳老師提到他在返鄉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困境,這些都需要用同理心、本心,以及自我要求來解決,「所以當我理解他人,也理解自己後,我最後做出的選擇,就要為這個選擇負責!」,吳老師指出生態理念不好推廣,也沒有太多可以賺錢的地方,但仍然希望生態跟經濟可以找到平衡點,就是永續生態的理念。

吳老師也用過來人的經驗分享,「很多事情都是一體多面,試著用不同角度多方觀察,興許可以增加更加完美的選項。理解他人是左腳,了解自我是右腳,選擇就是人生的方向,負責就是前進的心臟,人生旅途才能走出自己喜歡的風景。」

「山貓森林的故事」講師吳金樹,述說山貓森林創設的過程。他效法日本的龍貓森林,推廣台灣石虎的保護,還有台灣原生種的百合花,由於個人力量有限,想出了大家集資買土地守護山林大自然的方式,召集了對山林、環境、動物、植物保護的熱愛者,共襄盛舉。這幾年下來已經有400多位會員,共有69塊近12公頃的土地,保護瀕臨滅絕的山貓,與會員一起預防路殺、架設圍欄、復育台灣百合。

最令人佩服的是當資金不足時,吳老師甚至賣掉自己的房子買土地,就為了給山貓有一個棲息生存的地方,保護山林大自然,不再有人為破壞的環境。在聯合國強調環境保護及永續經營的議題上,吳金樹老師買土地守護山貓的精神,令人感動,值得效法。

「山貓森林的故事」講師吳金樹,述說賣房子買土地守護山貓的過程,在場學生都很感動
圖說:「山貓森林的故事」講師吳金樹,述說賣房子買土地守護山貓的過程,在場學生都很感動。

荒野保護協會台中分會的卓秋季老師分享「科技與人文:賺錢與環保不衝突?」,同時兼具傳產負責人與生態保護者的卓老師,劈頭即震撼宣示「產業與環保常常發生矛盾」,然而這種矛盾並非兩極的對立,而是存在灰階地帶。

卓老師分享自己從科技公司主管職,醒悟賺錢並非生命的全部,返鄉接下父親的工廠,卻在一成不變的水泥工廠周邊、在為健康而跑的路途中、在帶領孩子旅行的過程中,打開了心眼,各式各樣的小生物一直存在我們身邊,只要充滿童心與好奇,就能發現除了人類社會之外,還有更多沒有注意到的世界。

最後卓老師鼓勵大家,環保從小處著手,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環保,從簡單、生活易行的隨身攜帶環保筷、環保袋、資源回收做起,用自己喜歡習慣的方式認識周遭、紀錄自然,久了,自然會起身愛護大自然。

「詩情人生」的講者路寒袖,不僅是位創作量極大的詩人,且曾在各大學兼任,又相繼擔任高雄市文化局長、台中市文化局長等職,人生閱歷與資歷極深的他,和學生暢談他的詩歌創作及台語歌詞創作歷程,並分享如何從生活中提取創作的意象或元素到詩歌中。

路寒袖在創作最膾炙人口的《畫眉》十首歌之歌詞時,除了花費大量的時間創作,平均每天只睡三個鐘頭,其間還特地遠赴梨山的福壽山農場,實地感受歌詞中打算描述的主角潘麗麗夫婦種果樹的生活與環境,也因而締造出一首首以台語雅歌來呈現潘麗麗夫婦婚戀生活的動人詞作,並此締造以一首作品同時獲得金曲獎與金鼎獎的作詞獎紀錄。他使用漢語詩文的婉約手法創作台語歌詩,也達到改革台語流行歌總是趨向音樂悲情、模式化的習性。

卓秋季老師鼓勵大家,環保從小處著手,久了自然會起身愛護大自然
圖說:卓秋季老師鼓勵大家,環保從小處著手,久了自然會起身愛護大自然。

路寒袖說,他的作品是淬鍊自生活中的所見所感,是生活形塑了他的作品;並說他的創作必須先能感動自己,如果沒有感受,他也不會提筆寫下。這位被文壇、詩壇盛讚為「重拾台灣歌謠尊嚴的里程碑」的詩人,鼓勵了年輕學子創作熱誠,讓大學生們知道文學是在生活中耕耘與綻放的,只要有心,筆耕不輟,終會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條大道。

「失去心跳的勇氣」講者,人稱毛哥的黃健予,曾是科技公司高階主管,卻因心肌梗塞休克,心臟停止了73分鐘。好不容易獲得心臟移植的機會,重新醒來的毛哥決定展開一百場演講,跟聽眾分享失去心跳後,他獲得甚麼。

毛哥說,很多人以為器官捐贈是一命換一命,讓得到重生機會的人蒙上汙名,但有一次,他遇到孫女過世、器官捐贈的老奶奶,一時忘情的抱著她:「妳孫女的心臟,還像我這顆心臟一樣,在某個地方好好跳動著、活著,她沒有走,她只是換個方式旅行。」讓老奶奶哭到不能自已,從那刻起,他才知道,器官捐贈,是讓捐贈者以另外一個方式活在世界上。死亡的告別不容易,認真活著也不容易,心跳停止73分鐘後,他更找到了存活的意義、生命的勇氣。

學生葉東明表示,亞大附近可選擇的餐飲店不多,但是聽了歐陽如修老師的演講,去搜尋里山文化、海稻米,如果將來有機會,也希望能好好吃飯、選擇友善土地的消費方式。

學生沈之盈、鄭安芸則表示,「一個人有幾次重生的機會?又有多少人能將自己不幸的經驗分享出來?很欣賞毛哥把握每次的心跳瞬間,毛哥也讓我們知道受贈者的生活,除了與後遺症對抗外,還背負著捐贈者背後的家屬,毛哥教會我生命意義的重要。」

六場演講於3月24日順利畫下句點,豐富的內容,讓亞大學子收穫新知、轉變觀念,更為這些講者堅持做對的事,深受感動。

路寒袖老師分享自己詩歌創作的經驗
圖說:路寒袖老師分享自己詩歌創作的經驗。
亞大學生獻花給捐得心臟重生講演者黃健予(左)
圖說:亞大學生獻花給捐得心臟重生講演者黃健予(左)。
 
亞大通識中心主任黃淑貞(前排右三)與講演者黃健予(前排右二)與參加演講的師生合影
圖說:亞大通識中心主任黃淑貞(前排右三)與講演者黃健予(前排右二)與參加演講的師生合影。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