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大傑出講座,邀請玉山學者袁福國教授演講

談「數位孿生 (Digital Twin) -未來航太國防系統健康監測的支撐技術」

圖為亞大校長蔡進發表示,袁福國教授所談的「數位孿生」技術,有很多值得亞大師生學習處。
圖為亞大校長蔡進發表示,袁福國教授所談的「數位孿生」技術,有很多值得亞大師生學習處。

亞洲大學30日上午舉辦傑出講座,邀請玉山學者、成功大學教授袁福國,談「數位孿生 (Digital Twin) -未來航太國防系統健康監測的支撐技術」,實體場和線上吸引大批亞大師生參與。袁教授介紹結構健康監測技術在航太上的運用,透過這些技術將提供安全性、延長結構壽命,並降低維修成本,未來將持續推動技術標準化、及更多領域的應用。

亞大校長蔡進發表示,袁福國教授長期在航空太空系統健康監測、人工智慧等領域有傑出表現,並曾在美國波音公司、NASA蘭利研究中心及美國萊特─派特森空軍基地材料研究室(Wright Patterson)等單位任職,之後擔任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hereafter called NCSU)教授;去年受「教育部玉山學者計畫」聘請返國,因優異表現獲「2023 R.J.雷諾茲獎」(R.J. Reynolds Award)殊榮。

蔡校長指出,袁教授的專業領域為健康監測、數位孿生、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智慧感測、影像處理、 電腦視覺、多功能智慧材料和結構等。而亞大、中醫大系統學校「中亞聯大」,研究重點以醫療為主,有很多AI在醫療上運用,在數位孿生的研究,與袁教授所談的結構健康監測系統十分切合。亞大在醫療健康產業上著力很深,主要是在醫療、護理方面的設計、應用,特別是有很多要落地的衍生企業,相信袁教授的演講,能帶給師生很多啟發。

圖為袁福國教授指出,結構健康監測,運用在飛行上就是把機身當作是人體,用AI感測隨時檢測安全性。
圖為袁福國教授指出,結構健康監測,運用在飛行上就是把機身當作是人體,用AI感測隨時檢測安全性。

袁教授說,亞大是成立僅24年的年輕大學,因他之前已經出國30多年,過去不知道亞大,後來很好奇,紛紛詢問朋友,「這所私立大學怎麼會在世界排名上升得那麼快?」這麼1所年輕的大學在台灣能夠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很期待亞大帶來的研究能量。

袁教授表示,他的研究重點在結構健康監測,運用在飛行上就是把機身當作是人體,用AI感測隨時檢測安全性,用意是監控的安全和延長使用壽命;近期則是將AI、機器學習和AR眼鏡結合,能夠去檢測機身上複合材料外表看不見、內部的微小裂痕等。將AI監控放入飛機感測器內,能夠隨時更新健康狀況。

袁教授說,健康監測技術自1960年代發展迄今,逐漸成熟化,也被廣泛應用在化工、航空、土木和風力發電等領域,隨著無線智能感測器技術顯著進步,加上安裝成本低、靈活性高等特點,能夠適用多種監測需求;從傳統的目視檢測,到現在加入擴增實境檢測,不但能夠提高檢測的準確性,也能透過相關數據的蒐集和分析,提升檢測系統的智能化水準。

圖為亞大傑出講座,亞大校長蔡進發(前排左)、主講人袁福國教授(前排中)、亞大講座教授黃光彩(前排右),和實體場參與師長合影。
圖為亞大傑出講座,亞大校長蔡進發(前排左)、主講人袁福國教授(前排中)、亞大講座教授黃光彩(前排右),和實體場參與師長合影。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