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大「杰出讲座」,邀请中山大学讲座教授杨弘敦演讲

  • 2023-09-11

杨弘敦教授以热门的「室温超导体」议题,谈全球竞逐诺贝尔奖之路

图为亚大校长蔡进发表示,超导体研究热门,也是全球公认台湾问鼎诺贝尔奖机会高的研究。
图为亚大校长蔡进发表示,超导体研究热门,也是全球公认台湾问鼎诺贝尔奖机会高的研究。

亚洲大学11日举办「杰出讲座」活动,邀请前中山大学校长、物理系讲座教授杨弘敦谈「寻找室温半导体:竞逐诺贝尔奖之路」,吸引亚大师生实体和线上参与。杨教授分享百年来科学家寻找新的超导体历程,并以近来韩国宣称发现室温超导材料「LK-99」,神话幻灭的经过,预测现阶段以超导体研究领域,角逐诺贝尔物理奖的可能得主。

亚大校长蔡进发表示,超导体指在特定温度下电阻为零的导体,拥有零电阻、完全抗磁性等特征,被广泛应用于储能、磁浮列车、电力输送、核磁共振等领域,科学家们争相投入研究,也是全球公认台湾有机会问鼎诺贝尔奖的研究项目。此次邀杨弘敦教授来谈超导体,相信透过他深入浅出的介绍,能够更深入了解超导体领域。

杨弘敦教授指出,产生超导现象的基本物理原理是「量子效应」,由于容易受热扰动的影响,甚至破坏超导现象,这也是科学家寻寻觅觅,却难以找到常压室温超导体的关键。

图为中山大学物理系讲座教授杨弘敦,谈「寻找室温半导体:竞逐诺贝尔奖之路」。
图为中山大学物理系讲座教授杨弘敦,谈「寻找室温半导体:竞逐诺贝尔奖之路」。

杨弘敦教授说,百年来研究超导体,在1920到1980年间呈现缓慢状态,之后呈现火箭升空般快速成长。超导材料从以铜氧化物为主体,到用铁取代铜,成为全新的超导材料架构,就像是人类历史的演进一般,从石器、铜器、铁器时代,到下一波呢?要进入什么时代?因而常温超导体的出现,也被比喻是「启动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彻底改变能源、资讯处理与传输体系。

杨弘敦教授表示,正因为如此,韩国研究团队在今年7月宣称发现常压室温下超导体「LK-99」,消息一出立即受到很大关注,若能经过证实,真的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对物理界及科技产业都带来重大影响。但随着全球多个团队开始复现其实验后,就连韩国超导低温学会也推翻这项研究。

杨弘敦教授以超导体研究的过去和现在分析,过往相关研究获诺贝尔奖有1913、1972、1973、1987、2003年共5次,而以目前全世界超导体研究内容和相关论文被引用次数来看,可能再问鼎诺贝尔奖的有9个研究。国内被誉为是「超导大师」的朱经武教授、吴茂昆教授,于1987年发现的「钇钡铜氧金属氧化物」,找到超导温度高于液态氮沸点的超导体,使超导体得以进入实用境界,他持续钻研超导体,极可能获诺贝尔奖肯定。

图为亚大举办线上与实体「杰出讲座」活动,亚大校长蔡进发(前排左1)、中山大学物理系讲座教授杨弘敦(前排左2),和实体参与的亚大师长合影。
图为亚大举办线上与实体「杰出讲座」活动,亚大校长蔡进发(前排左1)、中山大学物理系讲座教授杨弘敦(前排左2),和实体参与的亚大师长合影。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