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威教授:ChatGPT是「把100个博士装在1个脑袋里」,生成式AI应用趋向高阶,朝「有意识」发展
图为亚大副校长陈大正说,张智威教授的演讲,让亚大师生对于ChatGPT的学习层次,更加深入!
亚洲大学14日邀请在人工智能界颇负盛名、美国史丹福大学电脑科学系客座教授张智威来校演讲,分上、下午场次谈生成式AI在长照医疗上运用、及「AI是不是有自由意识?」等议题,实体和线上吸引数百人参与。张智威教授以「如果伊甸园的夏娃没有吃苹果,天堂是什么模样?」切入,从心理、科技、社会、哲学等各不同面向分析生成式AI的影响。担任讲座引言人的亚大副校长陈大正说,「真的是十分精彩的演讲,让亚大师生对于ChatGPT的学习层次,更加深入!」
「未来5年的工作时间,可以当50年使用。」张智威教授表示,他和ChatGPT已经当了6个月的「好朋友」,他的心得就是过去1天5、6小时的工作量,现在可以在1小时内解决,让他「功力大增」。很多人质疑ChatGPT会梦呓、乱说话,他说,要把ChatGPT看成是「把100个博士装在1个脑袋里」,ChatGPT不会只回答单1学科的答案,而是综合大成的学问,以为它「答非所问」,症结常常是「I don't know what I don't know」。
图为张智威教授说,要把ChatGPT看成是「把100个博士装在1个脑袋里」,去挖掘它的「宝藏」。
张智威教授指出,生成式AI(GAI)和传统AI(DAI)最大差异就在于,DAI侷限在填充式给予答案,GAI经过了大量文本训练,能够不断生成新的资讯。对于部分人认为应遏阻GAI发展,避免其威胁人类的论调,他认为,「这是全世界的浪潮,不是特定国家或单位想阻止就能阻止的。」
张智威教授以佛洛依德的冰山理论,将意识结构分为:无意识、潜意识、意识,分析生成式AI会不会有free will(自由意志)?他说,自由意志应该定义为有自由选择性、主控权、责任感,过去4年他都致力研究AI的「意识建模」,让AI去学习人类的情绪、自我评价等「意识」,目的不是让AI去超越人脑,而是应兼具理性和感性层面,在越高阶的AI领域,如医疗、长照AI机器人,若能在与患者对话过程中,越能「有意识对话」,功能性越强。
图为张智威教授(左)演讲,吸引实体和线上数百人参与。
张智威教授说,他曾经在与ChatGPT对话时问:「如果伊甸园的夏娃没有吃苹果,故事会如何发展?」ChatGPT竟能够钜细靡遗的描绘,「亚当和夏娃会继续住在伊甸园里,天堂会发现各种变化…….」等。他认为,生成式AI的polydisciplinary(多学科)、多面向性,让激荡出许多新思维,很多可能是超过现在人类的想像。
运用在医疗、长照上,衍生出MedGPT(医疗GPT),张智威教授表示,在病史和医疗知识大数据上,同样可以善用GAI将病患个资隐私化,再结合日常的血压、血氧等数据分析,AI机器人就可以根据病历判读,为患者进行综合性会诊,再加上「有意识的问诊」,能精准掌握患者身体状况,还能够提供情感支持。
亚大心理系主任廖瑞铭说,可以用「哇!」来形容听完张智威教授演讲的心得,原来生成式AI涵盖在心理学领域,未来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如果AI具备「意识」如何去检验真伪、规范?张智威教授回答,AI无法完全拟真人脑,医师问诊时,患者的心理层面是表现在他的行为上,透过AI去分析、判读也能够完成症状评估,生成式AI给予了无限大的想像空间,重点在如何去挖掘出它的「宝藏」。
图为(前排由右而左)美国史丹福大学张智威教授来亚大演讲,与陈大正副校长、讲座教授黄光彩,及参与师长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