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东京都紧急救护专家特来台参与,交流推动检伤制度
消防署长萧焕章表示,如何提供医疗救护品质,日本专家的实务经验,可作为参考。
为强化我国到院前紧急救护检伤制度、与国际接轨,内政部消防署、台中市政府消防局携手亚洲大学、亚洲大学附属医院,共同举办「2025年台日到院前检伤制度研讨会」,21日在亚洲大学现代美术馆安藤讲堂举行,特别邀请日本东京消防厅、东京都紧急救护品质管理协议会3位专家,分享日本在救护体制及政策、运送医疗机构决策、救护品质维持等方面实务经验,借以有助于建立标准化检伤流程,深化台日在急救品质管理领域的合作关系。
来访讲者皆为日本紧急救护政策推动的重要推手,包括:①东京消防厅救护部长永野义武,谈「东京救护体制与最新政策」;②救护医务课长冢田信隆,谈「紧急救护对伤病患运送医疗机构之选定与判断」;③东京都紧急救护品质管理协议会会长横田裕行,谈「东京都医疗品质管理协议会与救护品质维持」。研讨会使用AI软件同步中翻日、日翻中翻译,同步显示在投影萤幕上,现场也安排1位口译人员,确保日方演讲内容的完整表达,遇有专业名词难以翻译时,即具急诊专科的医疗指导医师,即时同步翻译进行简报。
亚大副校长柯慧贞说,期望透过与台日专家交流,进一步推动亚大在智慧医疗领域的发展。
此外,由我国医疗与消防代表,发表到院前五级检伤制度推动成果与实务经验,包括:①亚大附属医院锺侑庭医师,说明制度推动历程与现况;②中山附医吕育硕医师,分享预通报缩短急症处置时效的实务经验;③中国附医林金翰医师,介绍运用「健康益友」平台强化谘询的创新作法;④内政部消防署简钰纯专门委员,说明「一站通」系统如何整合前线检伤资讯,提升通报与院前照护连续性。
消防署长萧焕章表示,我国的消防救护量达到120万人,平均每25秒就有一套救护出勤,造成消防体系极大压力,目前也在与如海线地区等本身就配备救护车的医院讨论,提供可协助救护支援任务,并研讨救护多元支援方式。更重要的就是到院前检伤分类,听取日本专家的意见,同时盘点国内的救护制度。透过制度对话、案例分享与专业互动,将有助于建立更具科学依据与实用性的检伤标准。
东京消防厅救护部长永野义武(右1)、东京都紧急救护品质管理协议会会长横田裕行(右2)、救护医务课长冢田信隆(右3)来亚大,参与「2025年台日到院前检伤制度研讨会」。
亚大副校长柯慧贞代表亚大校长蔡进发到场,她提到,亚大积极培育AI智慧医疗大健康人才,随着第2家亚大附属丰原医院即将启用,将以AI技术强化检伤分类系统,作为提升整体急救网络效能的关键策略。「检伤分类是检测生命象征的第一环,尤其在多院区协同救治的情况下,更需精准的分流机制,确保病患获得最适切的照护。」此次研讨会重点,在于应用数码科技在检伤制度,提升区域紧急医疗救护效能,并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目标,透过与台日专家交流,更将推动亚大在智慧医疗领域的发展,迈向新里程。
亚大附属医院长许永信强调,台中市急救责任医院与消防局各分队联手合作,近年来在教育训练、临床指导、精进沟通工具等密切配合,透过案例分享加强细节,达成严格的救护标准,丰硕成果有目共睹,更是全国标竿。未来希望也能透过台日经验交流,汲取各界宝贵心得,提升患者存活率之外,也改善各项预后目标,拯救更多家庭。
消防署长萧焕章(前排右4)、亚大副校长柯慧贞(前排右2)、东京消防厅救护部长永野义武(前排左4)、东京都紧急救护品质管理协议会会长横田裕行(前排左3)、救护医务课长冢田信隆(前排左2),和与会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