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大「文学嘉年华讲座」

6位专家带来跨领域知识飨宴,深入探索多元文化、人文关怀

麦客丰文创培训中心资深讲师刘荣祥,分享「用简报说好故事:让你的文字动起来」。
麦客丰文创培训中心资深讲师刘荣祥,分享「用简报说好故事:让你的文字动起来」。

亚洲大学为启发同学深度思考学习力,由通识教育中心主办、深耕办公室协办的「通识教育讲座:文学嘉年华」,邀请6位文学、生态、文化与动物伦理等领域专家来亚大,透过故事、旅行、生态、文化与创作等多重视角,带领同学跨越学科界线,深入探索多元文化、人文关怀。

亚大通识中心主任黄淑贞表示,透过「文学嘉年华讲座」多元主题的分享,希望帮助同学打开视野、理解学习的目的,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认识自我、关怀社会。

首场邀请麦客丰文创培训中心资深讲师刘荣祥,以「用简报说好故事:让你的文字动起来」为题,分享简报制作的核心观。刘讲师强调,简报设计的核心不在于炫目特效,而是逻辑与情感的融合,操作文字图像化的过程,也能学习「叙事+视觉+结构」的技巧。

「山猫森林」创办人吴金树,分享「从《裨海纪游》窥见大肚山的人文与生态」。
「山猫森林」创办人吴金树,分享「从《裨海纪游》窥见大肚山的人文与生态」。

「山猫森林」召集人吴金树,分享「从《裨海纪游》窥见大肚山的人文与生态」,援引清代郁永河的纪行文学,结合自身摄影与田调经验,描绘300年来大肚山地景与物种的演变。吴老师强调,大肚山是地方文化与自然生态的结晶,期许同学更深刻认识家乡,对自然环境投入关注。

静宜大学中文系彭心怡老师,以「客家裙裾里的美与诗书香」为题,从传统客家女性服饰入手,探讨客家文化中的诗意与生活哲学。她以平凡的「釦头」为例,探讨客家女性在历史演变中的文化意涵与坚韧精神的渊源。她说,语言与衣着一样,都是文化的载体与记忆的延伸。

旅游作家李婷萱,以「20万环游世界行不行」为题,分享了自己和家人以100万预算,完成220天、26国的环球之旅的经历。她强调,真正的勇气来自于踏出舒适圈,寻找自己的生活态度,并鼓励同学勇敢出发,就有无限可能。

静宜大学中文系彭心怡老师,主讲「客家裙裾里的美与诗书香」。
静宜大学中文系彭心怡老师,主讲「客家裙裾里的美与诗书香」。

台中科技大学应用中文系李翠凤老师,以「从闽南新年歌谣谈礼俗典故及其意涵」为题,深入剖析台湾闽南新年歌谣。她解读了春节歌谣中的礼俗规范与家庭价值,提醒同学歌谣是承载传统信仰与生活智慧的「生活语言」。

台湾动物与人学会理事龙缘之,以「寻找动物乌托邦:田野调查、纪实和书籍创作」为题,结合动物权与田野纪实,揭露皮草产业、展演动物与饲养结构的多重议题。龙老师指出,动物保护的核心不仅是「可爱」、「关怀」,更是一种伦理选择与消费意识的转变。她鼓励同学以各种方式支持动物福祉,「改变从不遥远,只要愿意关注与行动,每个人都能成为改变的起点。」

职治系林同学说,听完彭心怡老师分享客家文化后,深感前人生活之不易。资传系王同学则在听完李婷萱作家的环游世界分享后,决心打破自己的舒适圈,大胆冒险一回!

台中科技大学应用中文系李翠凤老师,谈「从闽南新年歌谣谈礼俗典故及其意涵」。
台中科技大学应用中文系李翠凤老师,谈「从闽南新年歌谣谈礼俗典故及其意涵」。
台湾动物与人学会理事龙缘之,主讲「寻找动物乌托邦:田野调查、纪实和书籍创作」。
台湾动物与人学会理事龙缘之,主讲「寻找动物乌托邦:田野调查、纪实和书籍创作」。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