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领域教师齐聚,共同探索艺术、人文、SDGs教学创新

亚美馆副馆长蔡明君(右),导览亚大通识教师团队参观「元气・淋漓——人间90庄喆特展」。
亚洲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举办「教师社群联合研习营」,带领教师团队到亚大附属现代美术馆参观「元气・淋漓—人间90庄喆特展」、「SDGs桌游体验」、及探究「AI时代的中文素养」等活动,透过艺术、人文与AI科技,探索多元教学的可能性。
亚大通识中心主任黄淑贞开场表示,过去的一学期,通识教师们都竞竞业业,在教学上有好表现。该中心举办研习营,鼓励老师学习新知,为授课注入新能量,引领同学翱翔更宽广的世界!
研习营首站,由亚美馆副馆长蔡明君导览「庄喆特展」,深入解析庄喆大师横跨东西、融合古今的艺术生涯,透过抽象艺术表现东方美学精神,成为战后华人艺术的重要代表,此次特展为庄喆大师旅美半世纪后首度回归台湾中部,展现其数十年来的艺术成就。让教师们透过庄喆大师作品的细腻笔触与深邃意涵,体悟艺术如何承载历史记忆,也思索如何将这份文化养分融入未来课堂。

图二:亚大通识教师团队,体验「SDGs桌游」。
接着,由经管系童秋霞老师主讲「用SDGs点燃课堂,让学生看见改变世界的可能」,以2款桌游为媒介,带领教师们沉浸式探索SDGs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的17项指标,思考如何将永续议题融入课堂,透过体验式学习提升同学的全球视野。
通识中心陈正平老师则以「AI之后中文的表达力与运用力」为题,探讨生成式AI带来的挑战与机会。他勉励国文教师应熟悉AI技术,并透过适切的课程设计,引导同学培养深厚的语文表达力。他说,中文不仅是工具,更是思维的载体,如何在AI时代保持语言的温度与深度,成为教育者的重要课题。

亚大通识中心举办「教师社群联合研习营」,参与研习营教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