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同学踊跃,准大一生也来提早学习
大爱电视台记者江丽君(左),在记者营中和同学互动。
亚洲大学因应数码媒体时代,制播亚大影音新闻,并在今年暑假开设「一日校园记者研习营」,从新闻写作、声音表达、拍摄剪接、实作等,快速培养传播实务能力,参加同学踊跃,还有许多准大一生共同参与,不少人都说,希望能再开设进阶课程,深入学习影音新闻实务。
亚大公共事务中心主任黄淑贞表示,亚大自上学期起创立亚大影音新闻,除了在学校官网搭配校园新闻上架外,同时也在网络影音平台播出,让新闻更活泼、多样性;同时也提供同学发挥平台,无论是主播、写稿、制作影音新闻等,还能在资传系的虚拟摄影棚录制,能够多方面学习影音新闻的制作流程。新学期开始也希望能有更多新血投入,即使是从未接触过新闻相关领域的准大一生也能参与。
亚大公共事务中心副主任马瑞君从基础的新闻采访写作谈起,解析不同媒体在报导上切入角度的差异化、采访前要做的准备、新闻采访技巧等,并比较记者采访写稿和AI生成内容的差异,分析为什么要AI时代还必须具备新闻写作能力,必须在新闻中具备现场感、具体细节等,避免流于逻辑通顺却缺乏细节的「AI新闻」。
亚大资传系张建人老师(右),教授用手机也能完成影音新闻。
大爱电视台资深文字记者江丽君谈「电视新闻深入报导与声音表现」,她还准备了多样「小道具」,从早期手抄受访者资料的「小本本」、没有手机通讯软件时代一定要有的厚厚成叠的名片等,让参与同学感受不同时期新闻采访方式的差异。她强调,「声音也有表情」,不同性质的新闻在声音表达上也要有所不同,例如,在社会新闻报导时会使用较急迫的语速,更生人重返社会的专题报导则会采较柔和、平缓的语速去叙述;并提到,想要深入挖掘到让人感动的新闻,往往需要时间、精力的累积,不厌其烦的去拍摄、采访,才能做出感动自己、感动别人的电视新闻。
下午场,由亚大资传系张建人讲解影音新闻拍摄剪辑技巧,他鼓励学员从最简单的手机拍摄上手,只要调整好手机画质,掌握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等镜头运用,即使是简单的使用手机APP,就能搞定拍摄、剪辑、过音、配乐等,快速完成影音新闻。
在综合实作中,学员利用课堂所学立即到亚大校园各处找寻最感兴趣的拍摄点,如;亚大图书馆、亚大现代美术馆等,在短时间内创作完成影片。学员在记者营后反馈,课程内容丰富,无论是在新闻撰写、拍摄架构上有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能再参加进阶课程。
亚大举办校园新闻记者营,亚大公共事务中心主任黄淑贞(前排左4)和参与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