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大杰出讲座,邀请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演讲

Tony T.Y. Yang教授谈「下一代智慧、碳中和、韧性基础设施和建设」

亚大校长蔡进发表示,Tony T.Y. Yang教授的研究,对于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亚大校长蔡进发表示,Tony T.Y. Yang教授的研究,对于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亚洲大学20日杰出讲座,邀请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Tony T.Y. Yang教授,分享「Next-generation Smart, Carbon-Neutral and Resilient Infra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新世代智慧、碳中和、韧性基础设施和建设),他谈到全球面临人口数暴增、使用土地面积有限、极端气候等问题,必须在土木工程领域推展无人机检查、智慧建筑等AI技术应用,用来提升建筑结构安全,推动可持续性的碳中和建筑。

亚大校长蔡进发表示,全球面临人口快速增长、老化和天然资源等重大挑战,基础建设也必须AI智慧化。Yang教授现为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土木工程系智能结构实验室主任和结构工程组组长,荣获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他具备结构物耐震性能与设计研究、中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专长,在性能设计、结构模拟和测试、机器人检查和施工、高性能与碳中和基础设施上,有突破性的创设研究而闻名世界,得奖无数,且申请多项专利技术,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Tony T.Y. Yang教授提到,碳中和建筑的重要。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Tony T.Y. Yang教授提到,碳中和建筑的重要。

Tony T.Y. Yang教授开场就带来惊人的数据,他说,根据联合国评估全世界人口数,预估2025年全球有80亿人口,到了2050年会增加到97亿人口,代表是接下来的25年全球的人口增长速度非常快,会增加17亿人口,这个数字比起整个欧洲加上北美、南美洲的人口数还要多。相对的,接下来全球要盖2.1兆的建筑,才能容纳这些新增加的人口,换算是未来26年,每月重建4个温哥华市这样的建造速度;其他还有气候变迁、碳排放、天然灾害、各国大型公共建设面临老化等问题,因此改变建筑技术刻不容缓。

Tony T.Y. Yang教授指出,早期他也曾经很不解,土木工程与地球暖化有什么关连?事实上,土木工程佔全球碳排量的40%,如果没有从土木工程着手改善碳排量,全世界都不能做到碳中和。他的研究之一,就是采用可持续材料,探索使用低碳或碳吸收材料来建造建筑,以减少整体碳足迹;研究提高建筑能效的方法,包括被动式设计和可再生能源的整合;评估建筑从设计到拆除的整个过程中的碳排放,以寻找减少碳足迹的方案。

亚大杰出讲座,亚大校长蔡进发(右)、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Tony T.Y. Yang教授(左)对谈。
亚大杰出讲座,亚大校长蔡进发(右)、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Tony T.Y. Yang教授(左)对谈。

Tony T.Y. Yang教授说,全球都面临大缺工问题,建筑兴建越长、造价成本越高,以加拿大为例,1个建筑工人每小时工资1300台币,而且必须2人1组才能做事;材料的耗损、天灾等都是问题,在城市中也面临没有土地兴建问题。新一代的土木工程,正朝新的科技发展,他们研发如快速建造方法,使用模组块在工厂快速生产、再到现场快速安装。他展示用该技术在一周内就盖好一栋15层楼大楼,让与会者都惊呼连连!

Tony T.Y. Yang教授表示,由于加拿大政府十分鼓励绿能、低碳、环保,他们也开始采用木结构,在学校里完成一栋全世界最高、18层楼的木造宿舍;目前还在研发以木包钢形式、兴建30层楼高的大楼,预计会在2029年完工,除了快速建造外,重点是防震安全系数高,能在地震后保持结构完整。目前AI技术也全面导入结构安全测量上,运用无人机去进行灾后救人、结构安全测试等,还能进行城市级别的结构检查,提供桥梁、建筑物损害程度报告,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来优化建筑运行,实现能源管理和资源最优配置,促进智慧建筑技术在商业和住宅建筑中的实施,并推动碳中和建筑的发展

亚大杰出讲座,亚大校长蔡进发(前排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Tony T.Y. Yang教授(前排中)、亚大讲座教授黄光彩(前排右),和与会师长合影。
亚大杰出讲座,亚大校长蔡进发(前排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Tony T.Y. Yang教授(前排中)、亚大讲座教授黄光彩(前排右),和与会师长合影。

编辑